精准监督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
城市治理成效关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纪委监委将人民城市理念贯穿监督工作全过程,靶向聚焦、精准高效开展监督,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
立足地方实际,以“治理重心”为监督靶心。七台河市纪委监委紧扣“国之大者”与七台河资源型城市实际,紧密结合市委“抓干部思想士气、抓城市治理、抓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思路,聚焦产业转型、生态治理、民生保障关键领域强化监督,围绕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将传统煤焦产业转型为现代煤化工产业的转型战略,持续紧盯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政策落实、生态修复和转型项目审批与资金使用、国企改革中资产处置等方面,严防“重立项轻落地”“利益输送”等问题。围绕沉陷区治理、黑土地保护、污染防治等任务,督促相关部门建立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问题清单,逐项监督责任单位履职情况,对拖延应付、阳奉阴违的依规依纪问责。
站稳人民立场,以“民心所向”为监督导向。以提升群众对政务服务的感知度、响应度、体验度为着力点,着力压缩问题解决周期,精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切实感受到贴心服务。深入一线摸排问题,畅通群众参与渠道,搭建“线上+线下”民情民意立体化收集网络,及时受理“12388”举报热线和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反映问题。聚焦教育资源均衡、医疗服务提升、社会保障、老旧小区改造等,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审计监督、群众监督联动,建立“问题线索共享、监督成果互通”机制,严肃查处政策兑现、资源分配中的“微腐败”与作风问题,梳理群众反映强烈的“停车难”“建筑垃圾污染”等痛点,联合相关部门开展联合监督,推动“小切口”立法,解决民生大难题。
优化营商环境,以“便利程度”为监督角度。探索建立服务企业“纪企直联”机制,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开展企业调研、受理投诉举报,面对面听取企业诉求和意见建议,收集监管执法、政策落实、涉企服务、行政审批等方面“活情况”。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跨省通办”改革落实落地,监督推动政务服务不断扩大网上可办业务范围,让更多服务事项从“能办”向“好办”转变,对不能全部线上办理的高频业务,实现“最多跑一次”。将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作为改进干部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全面梳理18类破坏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负面行为,严肃查处政务服务、行政审批工作中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
突出标本兼治,以“解决痛点”为监督落点。紧盯城市更新这个治理关键环节,针对改善城镇防洪排涝项目、燃气老旧管网改造项目,加强对项目立项、招投标、施工、验收等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操作、以权谋私等问题,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将正风肃纪反腐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推动发展贯通起来。统筹“室组地”力量组成监督检查组,开展调研式监督、拉网式排查,实行“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定期跟踪”落实机制,常态化监督解决反复出现的“顽疾”,对整改不力、问题反弹的部门,启动“回头看”机制,严肃追责问责,确保监督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让城市治理既见“力度”更有“温度”。(付玉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