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谈丨有力监督护航学校高质量发展
南方科技大学切实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推出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系列活动。图为该校开展“院士话廉诚”活动现场。苏佳慧 摄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将高校作为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之一,要求抓好系统整治。高校纪检监察机构要深刻把握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发展规律和办学实际,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任务要求,一体推进“三不腐”,以有力监督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强化政治监督,推动管党治校走深走实
坚持以“两个维护”统领政治监督。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把“两个维护”落到实处。把政治监督作为首要职责,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贯彻落实情况强化监督,督促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聚焦高等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深化监督。聚焦政治属性深化监督,推动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督促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保证高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正确发展方向,推动形成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工作格局。聚焦人民属性深化监督,推动高校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服务保障好教育公平、提高育人质量。聚焦战略属性深化监督,监督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情况,持续加强对学校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情况的监督检查,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高校力量。
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监督。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自觉把立德树人使命任务内化到政治监督全过程,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监督,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督促学校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持续强化师德师风监督检查,紧盯教育涵养、日常监管、考核评价等重要环节和师德失范、学术不端、教风不正等突出问题,督促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推动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督促学校各级党组织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好课堂、讲座、论坛、学生活动、新媒体等阵地管理,坚决抵制和防范各种错误思潮对校园的侵蚀渗透,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
一体推进“三不腐”,实现反腐败效应叠加
加大执纪力度,持续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在不敢腐上持续加压,树牢“办案是最有力的监督”理念,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紧盯招生录取、评奖评优等事关师生切身利益和科研经费管理、后勤基建、物资采购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强化问题线索处置,加大办案力度,提升案件查办质效,切实守护教育公平与师生权益。
建章立制,切实强化不能腐的制度约束。在不能腐上深化拓展,把查办案件、整改问题、推动治理贯通起来,找准病灶、精准开方、靶向施治,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监督机制改革,防范化解腐败风险,从源头上保障学校事业更好发展。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对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工作提醒,督促落实主体责任,推动完善相关制度机制,着力提升监督质效。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在不想腐上巩固提升,实施覆盖师生及其家庭的“三百工程”(百师传廉、百生行廉、百家乐廉),坚持多元融合、辐射全员,精心选取廉洁教育内容,坚持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创新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推动形成廉荣贪耻、向上向善的校园氛围。多维发力深化新时代廉洁文化理论,将其作为纪检监察学科建设的重要命题,校内专门设立廉洁文化与国别比较研究中心,通过开设课程、举办讲座、开展专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等形式,努力提升廉洁文化研究的理论深度与学术影响力。
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守护师生福祉
深入领会深化整治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各级党委特别是市县党委要把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要任务常态化地抓,让老百姓可感可及。要深刻认识到,在高校领域抓好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推动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是彰显人民至上的有力举措,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教育领域延伸的内在要求。做到知责履责、动真碰硬、守牢底线,以钉钉子精神确保各项任务部署落地见效,让广大师生真正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心关爱就在身边、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查找本校在招生录取、评奖评优、校园食品安全等事关师生切身利益和科研经费管理、后勤基建、招标采购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科学分析研判高校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开展跟进式、嵌入式监督。加大执纪审查力度,严肃查处以权谋私、贪污挪用、利益输送等师生身边的“蝇贪蚁腐”,重拳纠治在服务师生中存在的推诿扯皮、吃拿卡要、漠视师生诉求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畅通师生信访举报渠道,对反映强烈的问题线索优先处置、快查快办,切实维护师生合法权益,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融入学校治理全过程。
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把当下改和长久立结合起来,既加大对师生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又紧盯问题频发高发的重点领域构建全链条责任体系和全覆盖监督格局,加强源头治理。强化协同配合,建立线索联查、资源共享等机制,加强与财务、审计等相关部门的联动协同,坚持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凝聚整治合力。突出科技赋能,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赋能应用,为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安上科技“透视镜”。
建强纪检监察队伍,夯实履职能力基础
优化队伍结构。干事创业,关键在人。高校领域监督对象多元、廉政风险点分散,需要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过硬的纪检监察队伍。立足工作需求、干部队伍实际,优化内设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力量配备。结合学校师生规模、监督任务等,规范内设机构设置,公开选聘纪检干部充实专职纪检监察队伍。完善校院系三级监督网络,探索在二级单位设置二级纪委,在不设置专职纪检队伍的院系、部门、直属单位,推动设置兼职纪检委员。
提升队伍履职能力。打铁必须自身硬。纪检监察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政治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聚焦纪检监察主责主业和干部能力短板,统筹运用实战练兵、案例教学、专题培训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执纪问责的看家本领,全面提升工作质效。结合开展“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制定实施全校专兼职纪检监察干部全员培训计划,分批次安排专兼职纪检监察干部参加学习培训。举办专题培训班,加强谈话及办案安全、谈话笔录、文书制作等全链条业务能力培训,注重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
强化自身监督约束。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纪检监察干部没有天然的“免疫力”,必须接受最严格的约束和监督。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和自我监督,完善内控机制,对纪检监察干部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严防“灯下黑”。不断完善线索处置、谈话函询、初步核实、审查调查和审理等环节工作流程,规范纪检工作文书模板,不断提升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姚文胜 作者系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广东省深圳市监委驻南方科技大学监察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