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 廉政要闻 正文

着力提升派驻监督精准性协同性有效性

稿件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作者: 发布时间: 2025-08-28 08:33:00     字体: [] [ ] [ ]
2025-08-28 08:33:00

  派驻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纪检监察专责监督的重要制度安排。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对深化派驻机构改革和深化派驻监督向下延伸作出重要工作部署。实践中,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纪委监委立足基层实际,锚定提升派驻监督质效核心目标,通过强化靶向聚焦、优化协作联动、深化标本兼治三个维度系统施策,不断提升派驻监督精准性、协同性和有效性。

  聚焦靶向精准监督

  充分发挥派驻监督“探头”作用,紧扣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前移监督触角,确保将政治监督贯穿驻在单位权力运行全过程各方面。

  聚焦决策部署落实。建立“第一议题”监督机制,全程跟踪监督驻在单位党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情况,确保学习及时深入、领会准确到位。紧扣驻在单位核心职能,制定年度政治监督重点任务清单,明晰监督事项、责任主体、预期目标及完成时限,实现监督任务项目化、目标可视化、责任具体化。开展嵌入式、穿透式检查,重点查阅党委(党组)会议记录、重点工作推进方案、项目执行台账等原始资料,着力发现并纠治学习贯彻不及时、理解把握有偏差、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现场反馈、限期整改,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有力。

  着眼关键要害。构建“三重一大”事项事前报备、事中监督、事后检查的全流程闭环监督机制,明确事前报备范围、报备材料清单和时限要求,事中通过列席会议、调阅资料、询问核实等方式监督决策过程,事后通过听取汇报、查阅凭证、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决策执行效果开展“回头看”。将监督重点聚焦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行权轨迹,紧盯项目审批、资金拨付、招标采购、人事任免等监督内容,指导驻在单位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精准标注廉政风险点,分级制定防控措施,动态销号加强管理。

  紧盯政治生态。将监督嵌入决策核心,严格执行派驻机构列席驻在单位党委(党组)会议制度,重点监督决策议题是否合规、酝酿是否充分、程序是否规范、讨论是否民主、表决是否依规,即时提出监督建议。加强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围绕政治生态建设、重大风险防控、信访举报趋势、作风建设突出问题等议题定期组织专题会商,互通情况、共同研判、协商对策,面对面传导压力、点对点解决问题,推动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与派驻监督责任同向发力。

  强化联动协同监督

  围绕构建协同高效监督体系,因地制宜深化片区协作工作机制,着力破解力量分散、条块分割问题,推动力量整合、程序契合、工作融合。

  机制赋能凝聚合力。按照“区域统筹、优势互补、协同高效”原则,将全区划分为多个协作区,区纪委监委相关领导牵头,纪检监察室统筹协调,派驻机构和街镇纪检监察机构协同作战。建立协作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情况、分析形势、部署任务,协调解决跨部门监督难题。完善监督信息共享平台,集成廉政档案、政策法规、典型案例等数据库,实现数据互通、信息共享。制定协作区监督工作指引,规范日常监督、专项检查、线索处置、初步核实、审查调查等环节文书模板、审批权限,确保协作顺畅、操作规范。

  联动检查同向发力。针对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问题多发易发的重点领域,建立“派驻机构驻点监督+协作区交叉检查”工作机制,派驻机构深入驻在单位业务一线,通过调阅工作档案、跟踪项目进展、走访服务对象等方式,全面了解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的实际情况。在摸清底数基础上,统筹调配片区监督力量,重点核查是否存在政策空转、资金跑冒滴漏、项目质量低劣、责任虚化空转等问题,切实将模糊问题转化为有效线索。

  联合办案攻坚克难。建立问题线索“双向移交”机制,派驻机构在日常监督中发现的问题线索第一时间移交协作区研判处置,协作区在专项监督中发现涉及驻在单位的问题线索,同步移交相关派驻机构跟进。对案情复杂、涉及面广、阻力较大的案件,启动“室组地”联合办案模式,纪检监察室牵头抓总、统筹协调,派驻机构利用熟悉情况优势突破关键点,镇街纪(工)委配合外围取证,三方优势互补、合力攻坚。建立案件质量评查常态化机制,由案件审理室牵头,定期组织对协作区办结案件进行“回头看”和交叉评查,推动办案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

  突出有效长效监督

  坚持“惩、治、防”一体推进,将深化以案促改促治作为提升监督效能的关键环节,努力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果。

  加强警示教育。把警示教育作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重要抓手,针对查办的典型案件,“室组”指导督促案发单位及相关领域单位,综合运用警示教育大会、通报典型案例、传阅剖析材料、举办廉政党课等方式,深入开展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增强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抓好“关键少数”“年轻干部”等重点群体的警示教育,通过观看专题警示教育片和忏悔录、参观警示教育基地、旁听职务犯罪庭审等方式,做实同级同类警示教育,督促其始终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

  抓实促改促治。针对违纪违法典型案件,牢固树立“多方共改”理念,“室组”共同研究剖析、深挖问题根源、提出纪检监察建议、明确以案促改方案,督促发案单位抓好整改落实,派驻机构全程跟踪督导,适时对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对整改不力、敷衍应付的严肃追责问责。针对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中发现的制度漏洞和治理短板,深入剖析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找准权力运行监督制约的薄弱环节、制度机制的缺陷漏洞和思想教育的短板弱项,及时向驻在单位提出意见建议,推动建立健全议事决策规则、内部审计制度、项目管理办法等,提升治理水平。同时,对普遍性系统性问题,推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专项治理,做到整改一个问题、规范一个领域。(李永顺)

【编辑】: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