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县“四联动”推进教育均衡与公平
自教育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平罗县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围绕维护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以生源素质、行政作为、校长能力、教师素质为抓手,持续优化优质教育资源布局、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全力推动全县教育更加均衡更为优质发展。
一是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生源素质均衡。平罗县教体局制定印发了《平罗县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方案》,坚持属地管理、免试就近、公平公正和学校片区动态调整原则,实行就近划片招生,同时家长和社会参与监督的阳光均衡编班、均衡配师,取消了重点班、实验班,杜绝掐尖招生、跨地招生,把教育均衡与公平落到实处。
二是强化行政作为,推进资源配置均衡。围绕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每年投入资金900余万元用于乡村学生营养早餐计划和校车补助,发放各类学生资助资金1700余万元,受益学生2万余人次,实现了学生资助全学段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今年先后实施的平罗县第九幼儿园、城关第九小学中小学运动场改造等5个项目,推动了中小学校校舍、场馆及教学设施、设备等基础硬件的大幅改善和校园布局的全面优化。实施的平罗县城关六小等4个“强校+弱校”和“县城+农村”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和7所学校参与的主体校集中办学模式,进一步促进了资源的均衡配置,提升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水平。
三是注重校长培养,推进管理水平均衡。县委组织部会同县教体局党组分四个考察组对全县31所学校领导班子及112名班子成员进行了分析研判和干部考察推荐工作,对推荐的33名副校长和34名后备干部进行了考察,优化调整31所学校班子成员,配齐配强党组织书记,全力打造政治过硬、素质过硬、能力过硬的“领头雁”队伍。实施中小学名校(园)长培养提升工程,遴选2批骨干校(园)长前往区内外开展挂职锻炼、跟岗实践等综合培训,实施名校(园)长梯队攀升计划,举办校(园)长论坛4期,开展培训27批次2490余人。全县各学校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升,学校管理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四是提升教师素质,推进教育师资均衡。持续推进“三名”工程,建成“三名”工作室44个,常态化开展送课下乡、主题教研活动100余场。持续深化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调整交流教师64人,教师队伍“躺平”现象得到改善,城乡间、校际间师资力量逐步均衡。教育数字化环境的持续优化为教师日常教学教研和业务提升带来了更多便利,教师通过登录线上教育平台,随时参与备课、授课、教研、管理等各环节工作,教育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受益面不断扩大。
生源素质、行政作为、校长能力、教师素质等方面的合力是决定教育质量高低的综合因素,“四者”联动才是促进教育均衡与公平的根本遵循。平罗县将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教育民生实事,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家门口教育。